各学院:
为进一步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和选拔作品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及国赛,结合学校实际,现将开展2021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内选拔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根据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预通知的有关安排,广东省竞赛将于今年3-5月举行,全国竞赛将于5月底进行作品申报。同时,本届全国竞赛拟举办红色专项活动和“揭榜挂帅”专项赛。
二、参赛资格与作品要求
(一)2021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二)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1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三)为保证参赛作品质量,参赛作品须有1-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鼓励由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项目的指导老师。参赛作品须由1-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教研组)推荐。
(四)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国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五)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六)原则上2019、2020年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应积极参赛。获得2020、2021年“攀登计划”省级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符合“挑战杯”竞赛资格条件的,必须参赛。
(七)原则上作品已在历届“挑战杯”省赛、国赛中获奖且无重大改进、提高及创新突破成果,不得再次申报,但鉴于优秀作品需要连续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制作,对部分有重大改进及提高的往届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经学院严格评审批准后,可再次参赛。在申报时务必说明和往届申报作品相比,有哪些是自己完成的有重大改进和创新成果的部分。对参赛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的,均视为严重违规行为。
三、评审办法及原则
(一)评审办法
本次竞赛采用“分类申报、分类评比、综合评奖”的申报和评审办法。申报参赛的作品分本科生组、硕士研究生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每一大类具体类别划分如下:
1.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仅限本科生参加。作品分类如下:
A. 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 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 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 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疫行动等 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可包含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的需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等。
3. 科技发明制作类,可划分为A、B两类:
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作品分类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A—E类。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在申报时,须附有研究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进入决赛的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应有实物或模型参展。
(二)评审基本原则
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四、日程安排
(一)备赛(即日起至2月21日)
学校、学院团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竞赛,让全体师生了解竞赛报名规则及相关情况,广泛发动学生积极、认真参赛,并动员专业教师对作品进行指导。
参赛学生下载并填写《报名汇总表》(见附件1)、《作品申报书》(见附件2),按要求完善竞赛相关论文报告、科技作品及佐证材料。
(二)申报(2月22日-2月28日)
各学院团委于2月28日前,统一将《报名汇总表》(见附件1)、《作品申报书》(见附件2)、学术诚信承诺书(见附件3)、作品封面(研究报告/论文/调查报告)(见附件4)、相关佐证材料电子版以学院为单位打包发送至hitsztw@163.com,要求每个作品单独建立文件夹,每个作品文件夹命名为“2021挑战杯+本科生组/研究生组+作品类别+作品名称+学生姓名+手机号”,文件夹压缩后集中报送,邮件主题请统一命名为“2021挑战杯项目报送+学院名称”。同时将纸质版材料一式一份交至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李钊颖处(H栋617室)。
(三)初赛(3月1日-3月10日)
采取书面评审,邀请专家对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初步进行筛选,遴选进入决赛的优秀项目,并给予作品修改意见。
(四)提升(3月上旬)
进入决赛的项目按照初赛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将加工完善修改后的作品提交到竞赛组委会,并提前准备5分钟左右的路演PPT。
(五)决赛(3月中旬)
学校将组织各学院及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采取现场展示与公开答辩(秘密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评审,获奖项目将颁发校级荣誉证书,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挑战杯”。
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其数量通常不超过科技发明制作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三类作品有效项目数的10%、15%、20%,作品的获奖等级及最终数量由决赛评审委员会根据决赛作品情况和答辩情况商讨决定,决赛评审委员会有权视作品情况及答辩情况适当调整奖项数。
五、国赛专项活动
(一)“揭榜挂帅”专项赛:该项竞赛由全国竞赛组委会主办,以“政企发榜、竞赛揭榜、开榜签约”的方式,由政府企业提需求出题,组委会面向高校广发“英雄帖”,学生团队打擂揭榜(见附件5)。
(二)红色专项活动:该项活动由全国竞赛组委会主办,旨在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泛组织学生参与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接受红色教育,通过成果展示感召更多青年(见附件6)。
六、其他
(一)省赛推荐数额及相关要求,以团省委通知为准。
(二)关于全国赛作品选拔事宜,将于2021年5月在省赛基础上、根据上级团委要求进行选拔,不再另行通知。
共青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委员会
2021年1月21日
(联系人:李钊颖,联系电话:2692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