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检测到您在用IE老版本浏览器或360兼容模式访问,为帮助您获得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chrome,搜狗,IE11等浏览器或更换至360极速模式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作者:李钊颖        发布时间:2025-02-08        点击数:


学部(学院)

为进一步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和选拔作品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及国赛,结合校区实际,现将第十“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内选拔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创新的“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届。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规模发展到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近2000所高校,已成为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是当代大学生展现课外学术创新成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第十“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20252月至5月举办。

二、参赛对象

20256月1日以前在校区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三、参赛方式

在校学生可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大赛组委会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参赛作品类别有: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 5 个组别;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分为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 5 个组别;

(三)科技发明制作: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 5 个组别。其中,科技发明制作(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科技发明制作(B 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国赛将举办红色主题活动、“揭榜挂帅”专项赛、“人工智能+”专项赛等系列配套活动,届时大赛组委会将从省赛主体赛项目中择优推报,请各学部(学院)注意选推相关优秀项目积极参赛。

本届竞赛承办高校为肇庆学院。为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地方“百千万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大赛组委会结合肇庆市重点工作开设地方专项赛,参赛队伍需面向“乡村风貌规划设计”“乡村资源开发运营”等方面,通过研究案例及其周边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特点,创新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解决方案。专项赛将参照主体赛比例单独设置奖项,具体参赛方式和参赛要求另行通知。

四、作品要求

(一)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5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二)参赛作品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作品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作品,均须申报集体作品。申报集体作品的,作者人数不能超过10名,且作者均须为学生。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作者中的最高学历划分为本专科生作品或硕士研究生作品进行评审。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举办终审决赛当年即2025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按硕士研究生学历申报作品。没有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的学校,前两年可按硕士研究生学历申报作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进行申报,往后年份的本硕博连读生则不可申报。

(三)为保证参赛作品质量,参赛作品须有1-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鼓励由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项目的指导老师。参赛作品须由1-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教研组)推荐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申报。作品完成省赛申报后,作品名称、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四)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国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五)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六)原则上20232024年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应积极参赛。获得20232024“攀登计划”省级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符合“挑战杯”竞赛资格条件的,必须参赛。

(七)原则上作品已在历届“挑战杯”省赛、国赛中获奖且无重大改进、提高及创新突破成果,不得再次申报,但鉴于优秀作品需要连续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制作,对部分有重大改进及提高的往届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经学部(学院)严格评审批准后,可再次参赛。在申报时务必说明和往届申报作品相比,有哪些是自己完成的有重大改进和创新成果的部分。对参赛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的,均视为严重违规行为。

五、评审原则

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六、日程安排

(一)各学部(学院)组织院赛(即日起—202537日)

根据团省委“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赛事组织得分实施细则,各学部(学院)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竞赛,让全体师生了解竞赛报名规则及相关情况,广泛发动学生积极、认真参赛,并动员专业教师对作品进行指导,并于202537日前完成院级赛事的组织。

(二)书面复审和答辩终审阶段(202538—3月下旬

1.202537日前,各学部(学院)统一将《报名汇总表》(见附件1)、《作品申报书》(见附件2)、学术诚信承诺书(见附件3)以学部(学院)为单位打包发送至hitsztw@163.com,其中报名汇总表命名为“学部(学院)+作品汇总表”,作品申报书命名为“作品大类+作品名称+负责人姓名+作品申报书”,学术诚信承诺书命名为“作品大类+作品名称+负责人姓名+学术诚信承诺书”。同时,填写院级赛事组织情况表:https://www.wjx.cn/vm/Y8Q6IMp.aspx。

2.20253月上旬,采取书面评审,邀请专家对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初步进行筛选,遴选进入决赛的优秀项目,并给予作品修改意见。

3.20253月中旬,进入决赛的项目按照初赛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将加工完善修改后的作品再次提交到竞赛组委会,并提前准备5分钟左右的答辩PPT。

4.20253月下旬,校区将组织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采取现场展示与公开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评审,获奖项目将颁发校区荣誉证书,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挑战杯”。

七、其他

(一)省赛推荐数额及相关要求,以团省委通知为准。

(二)关于全国赛作品选拔事宜,将于20255月在省赛基础上、根据上级团委要求进行选拔,不再另行通知。

(三)请报名团队尽快加入QQ群(1029014686),赛事答疑及安排将在群中公布。


共青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委员会

教研处

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

202528

(联系人:李文庆,联系电话:0755-86525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