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直属团支部:
根据团中央《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精神,为切实加强基层班级团支部、班委会组织建设,校区将继续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
校区各班级团支部(含本科生、研究生)
二、实施时间
长期坚持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学院党委的工作指导和支持,将“班团一体化”建设、团支部的活力提升作为党建带团建及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指导、支持团支部建设和工作开展。鼓励学生党员在基层一线为党做青年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机制,有学生党员的学生团支部原则上由学生党员担任团支部书记。
(二)强化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着力解决团支部功能虚化弱化,凝聚力、影响力不强,团员教育管理的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三)尊重团员主体。将激发团员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作为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源泉,提升团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组织设置
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其他支部委员可兼任班委会委员,团支部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需要适当增设其他委员,如设置社会实践委员、志愿服务委员、心理健康委员,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运行、协同工作。
加强团支部委员会建设,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组织设置基础上,各支部普遍增设纪律委员、法治委员各一人,其中纪律委员主要负责团支部委员会作风建设,法治委员主要负责青年权益维护工作。
严格支部委员任期制度,团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每年换届选举一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团支部换届实行差额选举;保障团员对支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团支部书记、支委委员名单应报上级团组织批准,并报校区团委备案。
五、工作内容
(一)理顺班团关系。相应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突出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在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引领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对团员的时政热点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完善班团工作决策机制,评奖评优、人选推荐等重要事宜须经支委会通过,由团员大会决定。
(二)做实基础团务。做好智慧团建系统培训、团组织关系转接、团支部成立、换届等工作;规范开展团员发展、团员管理、团费收缴等工作,做好新老团员的集中教育和日常培养工作;争取党组织支持,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推优入党”候选人全面考察、充分评议,形成团支部意见,并由团员大会讨论通过。
(三)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团支部及支委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建立健全团支部建设和工作的经验总结、知识传承等机制;按规定每月定期开展“三会两制一课”,明确团员大会、支委会、团小组会的议事范围和决议权限,严格团员教育评议和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提高团课的参与面和吸引力;创新主题团日竞赛活动的形式载体,紧密结合团员学生兴趣特点进行策划设计,提高活动的育人实效。
(四)强化支部覆盖。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的管理、引导、联系和服务,推动支部成员100%注册成为志愿者;在巩固本科生班级团支部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生团支部规范化建设,创新探索宿舍、课题组、项目团队、社团、网络建团等有效方式。
(五)明确职责功能。明确支部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支部积极帮助同学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思想引领、学业进步、就业发展、家庭困难、心理健康、社会融入、团建团务、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网络宣传、文体活动、互助帮扶、推优入党等方面),建立团支部书记报告重要事项制度,团支部书记对于影响大学生成长和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信息应及时发现和报告。继承学校、学院、学科优良传统,强化建设团支部特色工作品牌。
六、有关要求
“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是深化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基层班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方法,各学院团委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将通知要求传达至基层团支部,为团支部建设提供必要场所、时间、经费等资源保障,加强团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支部成员业务培训,促进上下级团组织之间、基层团支部之间的互动交流。
请各学院团委(团总支)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班团一体化”建设情况进度表》(见附件)于10月23日(周一)12点前报送至校区团委,按要求提交电子版材料至hitsztw@163.com,各学院团支部“班团一体化”建设落实情况将作为学院团委考核评优工作的重要考评依据。
共青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委员会
2023年10月9日
(联系人:张三立,电话:2690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