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检测到您在用IE老版本浏览器或360兼容模式访问,为帮助您获得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chrome,搜狗,IE11等浏览器或更换至360极速模式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我校学生参加2024年寒假“大学生社区实践”锻炼工作的通知
作者:李钊颖        发布时间:2023-12-27        点击数:


各学院团委、直属团支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校区团委拟招募一批优秀大学生前往南山区、宝安区相关街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招募对象及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好;

(二)校区全体在籍学生(本科生、研究生)

(三)学有余力,至少可参加不少于1个月的集中报到类工作项目;

集中报到类工作项目,采取线下报到的工作方式,原则上每周工作不少于4天;

(四)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共青团员;

(五)遵纪守法,服从安排,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六)同等条件下,获得校级荣誉或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青马学员等优先录用。

二、实践内容

赴宝安区、南山区相关街道、社区等基层团组织担任兼职团干部、青年干事,发挥高校专业特长和人力资源优势,围绕基层重点工作领域,创造性培育实施工作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参与社区治理。深入社区,结合社区居民需要,围绕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公共安全、困难救助等基层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出计献策,贡献青春力量。

(二)开展志愿服务。围绕思想引领、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心理健康等内容,以“青年之家”“志愿服务U站”等为阵地依托,开展“四点半课堂”“志愿伴读室”等示范性项目,为青少年提供课后服务。为其他特殊人群提供法律咨询、助老助残、社会融入等有温度的服务。

(三)组织社会调查。结合专业背景、研究课题、兴趣爱好和基层需要,访民情、察社情、知国情,有针对地开展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成果。鼓励大学生带课题、项目到社区报到,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

(四)促进基层团建。协助街道、社区开展团的组织建设工作,参与基础团务、活动设计、项目实施等。通过主题团日、主题团课等方式,面向基层群众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

三、工作方式

集中报到类项目大学生假期间需到实践单位全职协助开展工作至少一个月,配合实践单位通过课余时间报到或线上远程协助等方式做好相关工作。

实践项目结束前原则上完成一篇实践调研报告,以“课题-运用”模式,促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推动基层团组织质量提升。

四、报名流程

有意参加且符合招募条件的同学请认真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意向信息采集表》(见附件1)、《大学生社会实践意向信息汇总表》(见附件2)、《大学生寒假实践锻炼安全告知书》(见附件3)。

各学院团委在1月2日(星期二)10:00前按要求提交电子版材料(报名学生简历、附件1、附件2)至1144913199@qq.com,纸质版材料(附件3)至校区团委H栋619室李老师处,要求以学院为单位汇总上报,不接受学生个人报名。同一个学院的电子版材料放置在一个文件夹内,以“推荐排序+学院+姓名+手机”格式命名。

五、注意事项

(一)岗前指导。实践期间,实践单位为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安排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原则上由基层党、团组织负责人担任,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进行培训辅导,明确工作任务和基础工作方法,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工作流程。相关街道、社区解决好实践后勤保障问题。

(二)人员分配。实践锻炼的岗位最终安排将结合具体报名的人数、岗位的匹配度及申报个人的意愿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

(三)组织保障。校区配备1名教师作为此次社会实践联络人,负责与用人单位对接,并做好学生指导和管理工作。

(四)工作鉴定。社会实践期满后,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梳理总结期间个人工作情况和成绩,形成调研报告。相关街道、社区对其社会实践期间的表现情况作出鉴定,送达社会实践大学生所在学校,为参与本次实践的学生颁发实践证书,表现优秀的在省、市、区各级共青团荣誉评比和青马工程培训等优先推荐。

(五)请完成报名的同学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入“2024寒假实践锻炼交流群”,相关工作安排和选拔方式将在群里通知。



共青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委员会

2023年12月27


(联系人:李文庆,电话86525973)